2)第1210章 无字之书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

  蒋干、沈友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才如此急切,要通过燕然都护府给他送消息。

  君子见作而作,不俟终日。

  次日一早,吃早饭的时候,周瑜对孔融说道:“孔公真急着回中原吗?”

  孔融瞥了周瑜一眼,没有急着回答他,而是有条不紊的喝了一口酒。“听说昨天有人给你送消息了,我能否问问是什么样的消息?”

  周瑜将书信拿了出来,直接推到了孔融面前。

  孔融一愣,看看案上的书信,又看看周瑜,抚须沉吟。

  周瑜笑道:“孔公不必多虑,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一些西域的消息罢了。”

  孔融想了想,还是打开书信,读了起来。读了一半,他就笑了。“原来是你想早点去西域,并非为我着想。”

  “我的任务本来就是寻找水道,而不是寻找殷商遗民。”周瑜笑笑。“护送孔公北行,本不在我的任务之列,只是受长辈之托,不得不行罢了。孔公若是勉强,大可到此为止,不必再去冰天雪地受冻。反正那些人已经在那里生存了几百年,不差这几年。”

  孔融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来,犹豫不决。

  周瑜又道:“恕我直言,以孔公此刻的心态,就算遇到了真正的殷商遗民,恐怕也很难有成就。与其如此,不如等将来有志于此的学者……”

  孔融变了脸色。“小子,你知道伱在说什么吗?”

  周瑜面不改色。“当然知道。”

  孔融长身而起,怒道:“那你倒是说说,我是什么样的心态,为什么难有成就。”

  周瑜盯着孔融看了半晌,点点头。“既然孔公如此直率,那我也就敞开胸怀,与孔公说几句心里话。不足之处,还请孔公提教。”

  “哼!”孔融冷笑一声。“你今天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将来回了中原,少不得要找周嘉谋问个清楚。”

  周瑜摆摆手,示意孔融落座。他拿起筷子,蘸了些酒水,在案上随意写画。

  “孔公一路北行,既无意了解当地部落的语言,更无意打听他们的风俗,能听他们讲讲部落的传说就已经难得了。在我看来,你大概觉得,这些没有文字、没有典籍的部落不可能有什么文化,更不可能有殷商典籍,不听也罢。”

  “难道不是?”

  “孔公,圣人的教化难道只在简帛之上吗?如果你是这样的认为的,我觉得你不必再往前走了。因为就算有殷商遗书,恐怕也早就在几百年间腐朽了。你见过几百年前的简帛吗?”

  孔融花白的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不安。“照你这么说,殷商遗书岂不是一句空话?”

  “如果你说的是简帛,的确是空话。”

  “不是简帛,还能是什么?”

  “如果真有殷商遗书传至今,那记载的必然是亘古不变的大道。大道简易,百姓日用而不知,自然是百姓的日常衣食住行,言谈举止。语言、习俗、祭祀,都有可能是承载圣贤之教的无字之书,非有心人不能察觉。”

  孔融冷笑。“那你这个有心人倒是说说,你又有什么发现。”

  周瑜想了想。“不知道孔公注意到没有,沿途看到的部落大多皮肤白晳,发色带金,眼色带碧,而且越往北,肤色越白,发色越金,眼色越碧。”

  “那又如何?”

  “这说明他们很可能是本地人,上溯千年,一直生活在此。”

  孔融沉吟着,若有所思。

  “可是有些部落却是黑发黑眼,与中原人相似。我问过他们,这些部落大多是从中原迁来的,最久的不过百年。在与本地人通婚后,肤色变化不大,但发色眼色却与中原人明显不同。”

  孔融有点明白过来了。“所以,你看到的那些殷商遗民……”

  “他们都是黑发黑目。这只有一种可能,他们来自中原,而且不与外族通婚。”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