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三节奏对_穿梭时空之127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忽必烈复仇的名义,纠集草原无数骑兵,再次侵袭华夏。万众一心,想要轻易战胜,却是难了。

  如果让忽必烈逃走,虽然此人也算是雄才大略,可国都既丢,到时候他就是丧家之犬,危害大大降低了。几番打击之下,草原上定然传言四起,那东来的四大汗国是否会有其他心思?我看肯定会!草原上行的是强者为尊的规矩,就算是忽必烈以前厉害又如何。勾心斗角之下,或兵戎相见,或各怀鬼胎,保存实力。华夏社,又有何忧。”周围围着的仕子听到陆子詹说的,纷纷叫起来好来,不过陆子詹还没有说完。

  “张公子你说的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也可相辅相成。攻占大都,上都的同时,渡江而战。如今江南各地,民心浮动,更有官员挂印而去。华夏社此举是上应天命,下顺人心。经过几次大战,江南的蒙元军队也多是汉军为主,这些汉奸祸害起百姓是一个顶三,可真要打起仗来,遇到华夏社的天兵定然是闻风而逃。我看,攻占江南各省不难,难的是如何平稳收拢人心,减少战争带来的伤亡。另外,南方各地道路难行,盗匪横行,如果华夏社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人心定然向华夏,而舍行朝。

  宋有黄袍加身,陈桥兵变,那宋太祖欺辱孤儿寡母,得国本非正途。而今陛下起兵于微末,救赎天下百姓于水火,堂堂正正,立国之后,自然不用听从行朝。只盼陛下能善待宋室,毕竟赵宋与读书人共天下,还是有些声望的。”

  “好,子詹你说的不错。只希望陛下能够善待赵氏一族,毕竟享用国运几百年,民间还是有心向行朝的。这位公子,刚刚子詹回答了你的两个问题。我松江白禹锡不才,愿意回答公子的第三个问题,何法为大,何法为重。

  首先,国法为大,何为国法,那是一国基础之法。包含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朝廷制度以及百姓权利义务的律法。我听闻西域之西有《汉穆拉比法典》,乃是由巴比伦第一王朝第六代君主汉穆拉比制定。是西域之西,两河流域周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文字简洁,概念准确。规定了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其间对对刑名、民事、经商、婚约、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而我华夏春秋时期,在西方强国罗马,《十二表法》在罗马广场上公布。《十二表法》涉及土地占有、债务、家庭、继承以及诉讼,确认了自由民与奴隶间的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维护私有财产制度。在秦汉时期,《摩奴法典》由天竺婆罗门教制定,包括了宗教、政治、经济和法律,集天竺法之大成。种姓制度贯穿于整个法典,维护种姓制度是法典核心内容。

  在我华夏亦有《法经》,战国魏文侯相李悝在总结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