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8章 变奏的魔笛(中)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具代表的建筑群就是凡尔赛,但是巴洛克最早的收藏者却并非法国王室,而是哈布斯堡家族。奥地利的美泉宫早于凡尔赛修建完成。

  可能是因为皇室爱用金色的关系,导致人们以为金碧辉煌、极尽奢侈就是巴洛克。

  通俗的说法,巴洛克的目的是让人目瞪口呆,让人产生顶礼膜拜的感觉,这很适合太阳王路易十四。无论是盛装典礼还是华丽演出,其作用都是为了“太阳王”金光灿灿的形象。

  然而太阳王这个称号并不是他登基后就立刻有的,在法荷战争结束后,法国取得了胜利,开始称霸欧洲,路易十四这才有了“太阳王”的称号。

  路易十三时期的联省与法国有亲密的联系,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敌人——哈布斯堡家族,不论是西班牙还是神圣罗马帝国都被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着,也因此路易十三时期的法国某种意义上保护着新成立的联省。

  可是这种关系因为“遗产战争”而破灭了,路易十四的王后是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长女,腓力四世死后,路易十四以皇后的名义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

  这时英国处于克伦威尔的统治之下,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流亡法国,二者结成联盟,计划一起攻打荷兰,在法荷战争爆发的同时,第三次英荷战争也随之爆发,这时年轻的奥兰治威廉三世登场,他挖开了阿姆斯特丹的海堤,暂时阻挡了法国的陆军,并在1673年赶走了联军,成为了各省公认的大执政。

  太阳王取得法荷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还有外交、关税、经济等等,法国用重金拉拢北欧的瑞典,诱使其攻打德意志地区,让勃兰登堡和神圣罗马帝国抽回援助荷兰的兵力。当时勃兰登堡的选帝侯是腓特烈·威廉,是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父亲,腓特烈大帝的祖父,迪波尔担当音乐老师的腓特烈·威廉二世的曾祖父。

  在那次抵抗瑞典人的过程中,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取得了胜利,而丹麦见瑞典战败,趁机与荷兰结盟,一起发动了斯科讷战争。即便当时瑞典战败了,但是在胜利国法国的调节下,斯科讷还是归还了瑞典,但路易十四只得到了半个弗兰德斯大区和埃诺大部分法语地区。

  到这时那条通往布鲁塞尔的路还存在着,荷兰获得了关税优惠,如果没有贸易,要这关税优惠干什么?等1748年《第二次亚琛条约》签订,奥地利获得了原本的西属尼德兰,当时执政者也变成了玛丽亚·特蕾莎,她与腓特烈大帝是同一时期的人,那条路也是在那段时间被毁的。

  荷兰盾曾一度用塔勒作为换算单位,不只是因为塔勒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货币,还因为奥地利人用塔勒币与奥斯曼帝国进行贸易。先不管奥斯曼帝国的帕夏、苏丹、大君混战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