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第十六章_张公案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冯邰走至灯火聚拢处,向那与王砚对峙的人道:“何郎中路上辛苦,本府耽于公务,劳累何郎中到此相见。”

  那人淡淡一礼:“公函已送达京兆府衙门,然府尹大人既在此,下官理应拜见。”

  两个擎着执炉的随侍立在他身后不远处,炉中冒出腾腾香雾,令灯火聚处平添许多朦胧。

  王砚咳嗽一声,抬手挥挥烟雾,冯邰颔首:“多劳何郎中,本府甚愧。请帐中说话。”

  何郎中却道:“多谢冯大人,既已拜见,若无他事,下官便就继续前行了。”

  冯邰微微一笑:“本府知郎中不欲耽搁,然天黑道路难行,待天明再启程罢。丰乐县知县已在此迎候,便由他明晨伴郎中同往丰乐。”

  人群外,站在张屏身侧的小吏正要向张屏示意。冯邰已拧眉向此处看来:“张知县何在?”

  张屏迈步上前,向那着正四品官服之人施礼:“下官,丰乐知县张屏,拜见郎中大人。”

  何郎中轻描淡写道了声平身,正眼也未看张屏,只再与冯邰寒喧,更仿佛对面的王砚乃是虚无。

  张屏以前曾听陈筹说过,王砚的夫人是何国舅的长女,太后娘娘的亲侄女儿。国舅爷的小公子以前也跟王砚一样在京里横着走,后来不知中了什么邪,突然信了道,闹着要出家。据说忽悠他的几位方士被王砚一窝端了,国舅感激王砚的救子之情,便把女儿嫁给他。

  但何小公子仍是道根深种,闹得要死要活,一时吞丹,一时绝食,丹炉摆得像个迷魂阵,国舅府天天跟着了火一样,腾腾地向上冒浓烟,成为京中一大奇观。初到京城的老百姓首次瞻仰都觉得国舅爷真有钱,府里时时刻刻在烧饭,一天肯定得吃十八顿。

  即便如此,国舅爷仍是动用权势,把小公子塞进了朝廷,官职还不低。

  陈筹当时唏嘘向张屏道:“人与人真是不能比,就因为投了不同的胎,咱们拼死拼活念书,一辈子可能都吃不上皇粮。人家是被抬进六部,还不乐意。”

  张屏借着阴影无人看清之便,默默打量了何郎中几眼,但听声音,再看面目身形,这位何郎中年纪甚轻,却蓄着三绺长须,直垂至胸,眼神语气,都淡漠至极。

  冯邰再请他进帐,他总算答应,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极大的隐忍与勉强。似乎冯邰请他进的不是一顶帐篷,而是一间十年没打扫过的茅厕。

  种种作为态度,必定是王侍郎的小舅子无疑了。

  王砚却未与冯邰及何郎中同进帐篷,而是带着两个随侍走向一旁的空地阴影处。

  王砚的众随从自觉散开四周守卫,旁侧无他人时,一年长些的侍从先行跪下。

  王砚皱眉:“京里出了什么事儿?”

  侍从叩首:“小的卑贱,不知朝政,只模糊听人议论,曾相爷被参了。老爷让小的给大公子捎个口信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