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章 准备(求订阅!)_我在大学当校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北大一家也想搞出芯片?当芯片是小孩子玩具呢?这不是瞎搞吗!”姚兴国听完后,直接骂道。

  都啥关头了,还在内斗争荣誉?

  就不能团结一致、合作开发吗?

  任宗华哈哈大笑,调侃着说道:“也许我们这位郭教授的研究成果真的快出来了呢?”

  姚兴国也是失笑一声。

  北大确实是是国内两大top1学校之一,但是想要独自研发出高等级的芯片可没那么容易。

  ……

  ……

  魔都。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咖啡厅。

  两名身穿着衬衣、西裤中年男聊着天。

  阮建昌,复旦大学教授,芯云科研团队负责人。

  徐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智芯科研团队负责人。

  作为魔都的作为顶尖的两所大学,交流还是不少。

  但是两人平时都忙碌与科研,很少有来往。

  不是发paper就是在发paper的路上。

  今天难得一聚,还是徐铭特意跑一趟过来的。

  阮建昌调皮地开玩笑道:“老徐啊,把项目亲自中止,是什么样的感受?要不分享分享?”

  “我什么感受?”徐铭无视这个幸灾乐祸的家伙,准确说是同病相怜。

  “你的芯云项目不也停止,投入了不少心血,我看你挺看得开啊。”

  “那也没办法啊,局势所迫,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我们多点开花了。既然如此,不如集中多股力量攻打一处。”阮建昌摇摇头,感慨地说道。

  同样感受的还有徐铭,放弃自己的项目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但不得不这么去做。

  芯片乃国之重器,华夏作为一个大国,想要转变成强国,那么就必须得拥有最先进的芯片技术!

  徐铭有些痛惜得说道:“可惜郭教授想不通啊,不然有了郭教授的团队,那么力量又壮大了一分。”

  “人各有志,谁也强迫不了。”阮建昌说完,好奇地问道:“倒是徐教授你让我夸目相看啊,我还以为你会选择拒绝。”

  通过这几年的了解,阮建昌知道徐铭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多少,付出的时间、精力都远远比他多。

  当初书记问他的时候,他也曾动摇过。

  徐铭用着很平淡的语气说道:“国家面前,我这点损失算的了什么?”

  “无论是你还是我,或者北大的郭教授等等,研究芯片的意义不就是为了证明我们泱泱中华也能有高精尖的技术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分的那么清?过去还可以进口采购,我们可以慢慢研究。现在直接卡我们脖子,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

  “只要光华能够研发光芯片,把我的团队全部给他又如何?”

  面对徐铭的坦荡胸襟,阮建昌表示佩服。

  他虽然能够同意,但是却做不到徐铭那般坦荡。

  ……

  时间飞快流逝。

  距离25号的日子越来越近。

  在25号来临前的夜晚。

  工程技术学院教学楼606教室。

  今晚是光华大学数学建模小队集训的最后一天。

  ps:求推荐票求月票!!还差3张月票就过百了!

  拖延了一小时,实在抱歉!

  今晚我看看还能不能码出来一章,昨天睡觉没睡好,困乏的厉害,唉。

  干饭去了。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