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三章 每一代人的使命_我在大学当校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要吃大亏的。

  至于离去的陈灏则是出现在回光华大学的路上。

  在会议中心发生的不愉快事情只是一个插曲,转眼便忘掉了。

  此刻他在思考着许晨阳的和学校发展的事情。

  “许教授八九不离十会留下来,倒是学校的发展还是难搞啊。”

  堵车间,陈灏望着外面的景色有些恍惚。

  光堆钱是堆不出一个世界第一大学的,那些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哪个缺钱?

  有系统就能万事无忧吗?

  显然也不行,高校的发展重要的是【科研】和【人才培养】上,只有源源不断地能够培养出最顶尖的人才和世界最前沿的科研产出,这才能算上世界一流大学。

  “虽然这条路不太容易走,但再怎么难也没有一百年前的那些先辈们难走。”想到一百年前的那些革命先辈们,陈灏精神一振。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民对国家的未来都是看不到希望的。

  而革命先辈们却能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寻找救国之路。

  其实,使我们远远地低估了先辈们的伟大。

  我们是站在历史后来人的视角看先辈们,觉得他们很伟大。但他们的伟大和深重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还要多,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胜利,所以能感受到他们的奋斗意义重大。

  而他们在牺牲之前并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中国的胜利有多大意义,也不知道我们要多少年,甚至不确定我们能不能胜利,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在牺牲前所能依赖的无非是自己的信仰。

  在那个国土沦丧、令人绝望又麻木的时代,最终胜利才更像是痴人说梦。

  谁又能想象到一百年后的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国?

  一个国家最顶尖的大学,一定是这个国家经济、科技、政治三者综合实力的体现。

  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同样的也需要一所世界第一大学的出现!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不同的使命。”陈灏轻声念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自信从身体里散发出来。

  “而我的使命就是为中国打造出世界第一大学!”

  他目光笃定,这条路或许不容易,但再难能难过先辈们开天辟地创建新中国吗?

  答案是没有!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怕做不到的?

  一手托着符合中国发展的特色通识教育制度,另一只手则托着寄予厚望的高等研究院。

  有系统的帮助,实现这两者只是时间问题。

  前路已经很清晰,他需要做的是实现这个过程。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

  就在陈灏回学校的时候,高崎机场迎来了一波波国内外的特殊旅客。

  下午3时许,一架由金陵始飞的航班降落。

  在出站的时候,来自东南大学的博士生魏洪和耿浩波两人则看了眼走在前面聊天的导师,也低声聊着天。

  “上周北交的一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