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9章 征战天下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先朝王室后裔的加入,才能显得名正言顺。易于获得民众支持!远点的如秦末陈胜吴广假借公子扶苏之名,近点的百济亡国后鬼室福信借助王子扶余丰之名等等,都是这个意思。

  高句丽伪政府成立后,剑牟岑立刻派人到新罗,请求承认其政权的合法性并给予支持,毕竟,这是在人新罗境内。在递交给新罗的通告书中,剑牟岑极尽阿谀之词:“愿做藩屏,永世尽忠。”然后,剑牟岑就开始等着新罗的回信了。可惜。他还没等来新罗的回信,却先等来了大唐的征讨军!

  伪高句丽王室要灭火就得趁火没烧起来时灭,可惜,这火还是烧起来了。

  虽然大唐的反应还是很迅速的!发现剑牟岑叛乱之后。大唐立刻“以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李谨行为燕山道行军总管,发兵讨之(剑牟岑)”——《新唐书》卷二百二十史料没有留下双方交战的记录,只留下了大唐出兵后剑牟岑叛军内部的变动“安舜杀剑牟岑,奔新罗”

  史料只记载了起因“唐发兵”与结果“内讧”,中间的过程却是只字未提!不过,我们可以大胆推理出中间的过程:提到“内讧”的原因。我们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内部“权利的争夺”——这也是古往今来导致各种内讧的最首先、最根本的原因。

  但是,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快否定掉!因为此时剑牟岑部叛乱时间还不长,处于造反的起步阶段,这个时候也没什么权利可争,所以不存在权力争夺的内部矛盾。

  内因没有,那就是外因了——大唐的征讨军!我们继续分析:可以推断外因导致两个人意见发生了分歧!安舜主张逃亡,继续往南逃到新罗避难;剑牟岑主张抵抗,就地组织叛军抵抗;这不是我的臆断,

  从先前两人的行事轨迹上可以论证这一点。一年多前,即公元668年大唐灭亡高句丽之后,安舜未做抵抗就率4000余户(约2万人)逃亡到新罗,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没有任何动作,从来没有想着发起反唐复国运动;

  而安舜,在高句丽灭亡前,是吃王粮的。在高句丽灭亡后,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造反,并杀害了很多大唐委派在当地的华人官员,说明这个人还是很有勇气的;他不但杀官,还杀和尚,这就厉害了,

  佛教在高句丽是绝对的神圣,视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之一。这种人,肯定是铁板的主战派。其实一句话也可以论证安舜的主战思想:不打仗,

  造什么反呐?意见分歧之后,谈不拢,就是内讧了,于是便出现了“安舜杀剑牟岑”的记录了。杀了剑牟岑,安舜继续南逃新罗,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新罗王金法敏派来的信使须弥山,他带来了金法敏的回信,同时也是册封书,册封安舜为高句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