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舞台行动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凡中文欢迎你!

  、、、、、、、在

  “高里战役”开始的时候,美欧军队陷入混乱是情理中的事情,因为鲁毅的整个计划的关键点就是要让美欧军团陷入短暂的混乱之中——他并没有想过要让对手陷入长期的混乱之中——然后借用这一形势,达到战役目的。

  但是,在战役开始了24小时之后,美欧军团仍然没有能够从混乱中清醒过来,这就大大的出人意料了。

  美欧军团最初的混乱是敌人造成的,不可否认,海得拉巴的通信中心被摧毁之后,美欧军团之间的通信联络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这就导致了美欧军团无法联合作战,也就无法相互支援了。

  而随后的大规模全频段电磁干扰,让美第3机步师失去了与后方的联系。

  虽然这种干扰所能够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战役初期,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战役开始24小时之后,美欧军团还没有能够从混乱中解脱出来,就多半是出于自身的原因了。

  因为这是一场由欧洲与美国联合进行的战争,所以双方在政治上的争吵就从来没有中断过。

  即使是向战区增兵这么点小事,美欧都要对着干。欧洲的增援部队到达才2天,大部分部队的物资还囤积在码头上的时候,美国的增援部队也到了,而且带来了更多的战争物资。

  而卡拉奇市区内的战斗还没有结束,港口的工作也没有完全恢复。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不产生混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就在此时,巴基斯坦军队发动了一场声势宏大的反击行动,因此,这种自身造成的混乱,成为了美欧军团迟迟不能对北面的战斗产生反应的主要原因!

  这种原因也可以说是这次反击战能够获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敌人内部的崩溃是最为重要的,而这也是鲁毅最想要看到的结果。

  如果欧美一直保持着高度联盟的话,那么中国的援助实质上很难以改变巴基斯坦战争的结局。

  也只有这种从敌人内部开始的崩溃,才能够挽救巴基斯坦。而这也是这次反击战役的一个主要目的。

  为了深化与加强这个效果,在战役开始的第二天,鲁毅对战役目的稍微做了一点修改,以前作为牵制性进攻的地面战场也成为了主要的战场。

  这位中国将军准备要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打干一场了。

  “……空中伏击战的结果已经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的目的,根据前面的空战结果,总计击落敌机257架,自身损失不到50架,而且大部分的飞行员都已经成功的救回,我们的人也在加紧搜捕欧美的飞行员,已经在几个地区与欧美的营救队伍发生了小规模的地面战斗……”空中伏击战的汇报对鲁毅来讲并不算太重要,虽然这些数字表示着空中伏击战的战果有多大,但是他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