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7章 2529章 面子,里子。_出笼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岛上的土地还没有进行商品买卖,完全是由公司和当地该垦拓区的民众签订合约共同管理,即插秧,翻耕填土,收割,需要大型协作的工作由公司负责,按亩进行收费。至于日常打理则是交给民众。

  这是殖民体系的大种植园管理模式。

  如果土地如同江南那样被自然兼并,小农思想的地主们,几年就会悄悄挪动界碑,分界线的水渠和田埂都会变得乱七八糟。

  眼下大员岛上农田的分界线是一棵棵树,树挪死。故目前保持着笔直的规划,看起来相当赏心悦目。

  可在明使眼里,表情却越来越震撼,如此井田制,代表着官府一样的田亩管理。

  一位跟着来的举人拱手对上官低语道:这不是一般海商了,而是耕战制的势力。比起倭寇的几艘海船的袭扰,这里有聚集出数万战兵的能力。

  言下之意,朝廷对此要慎重,如果弄不好,就是比蒙古鞑靼还要麻烦。

  …对海盗文明能听得懂的,只有坚船重炮,但对农耕文明能听得懂的,是井田制…

  车辆来到了鸡笼城,这座城里散发着一股焦煤味道。

  相对于外面井田田亩,这次才是真正核心。集合炼钢,制氨,三酸两碱,机械生产的重工业化城市。

  设计上相当紧凑,很多化工生产在产生废热(氨气转为硝酸)的同时,也会产生废渣废水,让每一分燃烧的煤矿尽可能产生更高效益的产值,并不仅仅是某一个生产线条先进,而是一整套设施如同人体一样串联出来,废热都会被再利用,送入工厂蒸汽锅炉中进行再生产。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纯白的农业国一开始是没有这样的设计能力,以及工厂管理能力。所以一切,都得照抄现有工业国城市的城市划区,物流转运、人事管理。

  鸡笼城是垦拓会超时空队员们最集中的地方,因为外面农田田亩管理,商道运行,乃至军队都可以找到大明本土人才来替代,唯独这工业化,没个十几年的教育相关人才链条养不成。

  此行到了工业城中,自然是要给明庭使者们了解他们最关心的两种东西,火枪,兵甲。

  在铠甲工厂,平时生产线是封存的,每个月周一时候才开,工厂工人平时都是在其他五金车间生产螺丝钉,铁皮箍等目前商业紧缺的零部件。而现在,明使节来了,则是开始进行一次生产。

  在023号厂房内,当所有工种成员呈队列进入各个工位,立正站好后,有小组组长报数“各就各位”“检查完毕”“一切正常”后,机器开始运转起来。

  一开始明廷的人看到了所有工人小步快跑,报数一本正经的样子,撇了撇嘴,这是农业思维人对工业状态下居民一板一眼的样子的不理解。

  但是随着一圈圈铁皮被直接锻打,以及最后火枪上防尘套螺丝固定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