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八章 战国旧事_人间问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场的情况与那位名叫毋何雄的少年所画布阵图竟真得一般无二,甚至就连何处所用多少甲士,用多少骑卒也十之八九,几乎如同亲眼所见一般无二。

  当时那位军中大佬连忙翻出前两个月那少年所写的军事方略策一字一句来看,上面则详细写道东夏未来若是想要抵挡天渊大军该当如何如何,思维之缜密,方略之超前可谓是冠绝东夏。

  看着那位不过及冠少年笔下的兵家方略当时那位东夏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朝堂之上都稳居前三甲的老人手握着那张方略图最终久久无语,在官场和战场上摸爬滚打如此年岁的老人一直不相信世间有那什么所谓的天纵奇才,尤其是对于时机稍纵即逝的战场而言更是如此。不经历血与泪的残酷履历哪里能有什么统帅之能。

  但是看到这位少年所书所画这位老人又不得不信。于是他连夜进宫面圣与当时的东夏皇帝说了此人,当时老人手中拿着那份方略布置图和少年对于东夏未来兵甲布置的大致看法,但是换来的却是皇帝陛下的不屑一笑。

  当时武皇势力还未到那种可以完全吞并三国的程度,尤其是面对当时并不比前朝势力弱多少的南楚和东夏而言更是显得有些孱弱,所以那些年武皇在面对势力较为弱小的后宋以及极为棘手的南楚之时显得尤为吃力。

  所以当时武皇对于东夏则一直采取避让妥协甚至可以说是无条件容忍的地步,而当时的东夏皇帝性格又极为刚愎自用,一直以来对于武皇那支“草寇”之军不屑一顾。

  毋何雄方略之中着重写了东夏对于未来如何防范武皇以及其麾下杨家军的方略,但东夏皇帝一笑之后甚至都没有再看第二眼,他笑着开口:“老将军看起来是老糊涂了吧,区区武杨二人不过是梁朝一群草寇之军罢了,在梁朝之中无立锥之地才去和那后宋比划,对付那后宋都极为吃力,可笑,可笑还要将本就不堪重负的军队分出一部分去和南楚扳手腕,恐不过一旬之数便不负存在了。

  若是这姓何的所书方略是对于那梁朝或者是南楚而言朕还觉知尚可,但既然是着重写那支不堪重负的“起义”之军便不看也罢,哗众取巧而已。”

  当时那位军中老人极力劝说之后最终还是无果,最终为少年只是争取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位置而已,而就是这个位置还是那位皇帝陛下一时兴起而已。

  在老人却说之下那位皇帝陛下摆了摆手道:“既然老将军如此看重他那便让他去兵部作一个员外郎得了,若是真是老将军所说的天纵奇才的话每日能被如此天纵奇才跪拜也是一件有趣之事。”说罢他便拂袖而去,只留下呆滞原地的那位老人。

  老人何尝看不出当时还未称王的武皇实力如何?事实上当时梁朝早已经宛如迟暮老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