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天地正气流于朝堂_人间问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个负剑而立的少年并列而行的时候他不由热泪盈眶,因为当年他也曾这样和自己走过了千山万水。/p

  p王羲颐长长叹了口气,在他叹气的时候身旁同时传来一声长叹,王羲颐觉得有些好笑,于是他转头去找声音的来处。/p

  p那是一位少年,衣着并不富派堂皇,典型的寒门子弟读书人,虽衣着简单却干净利落。少年那声叹气落地之后便要离去,而不知为何,王羲颐竟然忽然对这位少年有了些许兴趣,于是他主动开口道。/p

  p“敢问公子为何在这翰林院前唉声叹气,可是为今科科举而犯愁?”/p

  p听到王羲颐的话少年愣了一愣随后神色有些不自然,但随即似乎是想通了什么便笑着对王羲颐行了个礼。/p

  p“犯愁倒是谈不上,只不过心中有些不痛快,恰巧看到了这些圣人碑文上的道理有些感慨罢了!我刚才也听到了先生的叹息,却不知先生在叹息什么?”/p

  p“这些道理都是好道理,和当年我的先生教我的道理一样好,看到这些道理我便想到了他老人家,于是有些睹物思人了。”王羲颐平静的开口道。/p

  p这儒家虽由他先生这一脉而起倒是却不仅仅只有他们这一脉,后来分裂出的那些学说道理当然不乏歪门邪道,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好的居多,所以儒家一脉所出的被天下认可的圣人也最多。/p

  p“确实都是些好道理,只可惜,可惜这些道理都不是我的!”少年摇了摇头神色有些复杂。/p

  p“要是有一天,我可以讲些对这个天下颇有裨益的道理那该多好啊!”少年自言自语道,随后似乎是想到这句话的分量太重而身旁又有个陌生人不由有些脸红,他对着王羲颐到了个别随后便离去了。/p

  p看到少年离去的身影王羲颐不由哑然失笑,这才多大年纪就想着当圣人了,看起来现在的读书人不知道书读的如何,志向却不可谓不大。/p

  p对于这样一个奇怪的少年王羲颐并未过多在意,原本他是想入这翰林院一观究竟的,但可惜的是还未进门便被人拦住。按照守门人和街边百姓的话便是这翰林院可不是读书人想入便能入的,既然无法入内王羲颐也没有过多纠缠,摇了摇头又去了国子监。/p

  p和翰林院不同,国子监倒是没有什么禁忌,似乎只要是读书人便皆可入内观赏,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王羲颐眼前既有蕴袍寒酸的读书人,也有鲜衣怒马的富贵公子,此情此景让王羲颐心里不由轻松了许多。/p

  p国子监每月有三次讲学皆由国子监内学问高深的先生进行,甚至于连国子监那位当朝阁老兼任祭酒的程大人也曾亲自讲学,可惜今日并非国子监开课的日子于是来此地之人大都是报着观摩诗文而来。/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