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三零章 冬季出兵_崛起1639崛起新人生潇逸蒋勤勤刘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谢好友一剑疯魔的月票~~)

  转眼间,半年一晃而过,来到了十一月份,北京的秩序,已经基本安定下来,各部门开始有序的运作,与半年前相比,各类国企如春笋般破土而出,北京城郊,也多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国有农场。

  与南方不同,北京当地的粮食产量极低,即便种了粮,也不够吃,还是要从江南及江淮等粮食主产区运粮,因为除了土地特别肥沃的个别地块,大部分以种植经济作物,或杂粮为主。

  如玉米、土豆、花生、山芋、果蔬、桑田等等。

  虽然天气已经很冷了,但田间地头仍是一片忙碌。

  很多贫民无比珍惜进入国有农场的机会,以前他们在京城靠打零工渡日,或者做些偷鸡摸狗的缺德事,饥一顿饱一顿,如今最起码可以得到温饱。

  骆养性与吴孟明也不敢有歪心思,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整治了一把北京的治安,无数帮派、黑恶势力被捣毁,对于小喽喽,一般是教育一顿,劳改几个月就释放了,而对于骨干份子,罪大恶极者召开公审大会,会后当场枪毙,一般般的则是判处流刑,先发配去挖掘维修水库,将来跟随崇祯流放北美。

  这一手是李信和英国人学的,没有从英国本土流放出去的犯罪份子,就没有今日的五眼联盟,李信也想复制出一个五眼联盟。

  北京老百姓真切的感受到了自李信执政以来的变化,不仅生活渐渐变好,治安也有了根本性的扭转,大姑娘小媳妇,走夜路再也不担心了。

  而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水质渐渐变好。

  以往达官贵人从玉泉山取山泉水饮用,普通人只能喝有味道的地下水或河湖水,李信组织劳改犯修葺水库,涵养水源地,使得普通人也可以饮用到较为清澈的清水。

  同时,因水泥和推广应用和北京正在逐步向外城扩长,建筑业和建材行业开始兴起,工作机会越来越多。

  如今的北京,正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千年古城,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崇祯也被关了半年,这半年来,李信并未隔绝内外消息,每日发行的明报,会给宫里送上几份,他复国的心思渐渐淡了,他认识到,李信确实比他干的好,怀念他的人越来越少,要想复国,只能去北美,白手起家。

  李信曾说过,帮他做人员培训,结果苦了那些皇亲国戚,包括不久前送来皇宫的福王父子,以及张鼐在山东捕获的诸王,这部分人需要学习农业、林业、手工业、纺织业、军械维修制造等多方面的科目。

  光听科目的名称还不错,但问题是,都是实践课,没有理论课,也就是打发到农场或工厂里当学徒工,每日早出晚归,只给饭吃,没有薪水,苦不堪言。

  这也是对于皇亲国戚的惩罚,前半辈子享福,后半辈子吃土。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